创业网   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   软件开发   营销推广   财税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创业新闻

90后创业革命:不同于80后的另类路线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2-22
90后创业者注定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体现在底层逻辑和社会规则的改变创造出了全新的需求。李宁瞄准了90后,却没有真正研究明白90后,错失了再次崛起的最佳时机。
  现在,90后创业新贵已经登场,在这个不断颠覆传统的时代,他们有天然的优势,敢想敢干,敢去破坏甚至重建规则,对新技术、新需求,有更加敏感的商业嗅觉和行动力。他们的创业项目千奇百怪,并且背后大多都有资本的身影。
  
  90后创业革命,只做英雄不做炮灰!
  
  90后创业者注定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体现在底层逻辑和社会规则的改变创造出了全新的需求。李宁瞄准了90后,却没有真正研究明白90后,错失了再次崛起的最佳时机。今天众多90后创业者在做的事,就是在革80后的命。
  
  看到别人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同样的故事,每代人的观感却可能大不相同。80后们会说:“恩,很牛,但谁让他们是90后呢!”,而更多的90后会说:“只要我想,我也可以!”
  
  相比80后,大多数的90后显得更加自信。他们生活的环境促使他们相信:这个时代人人皆可成功,从草根到明星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自信仅仅源自于外部刺激而非生活经历,那么这种自信注定将是脆弱的。
  
  对于创业,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最危险的时代。与所有前辈相比,90后们拥有最多的机会,但也面临着最大的风险。所以,比传播成功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更多的90成为真正的创业英雄,而非炮灰!
  
  身处“乱世”是创业最大的幸运
  
  代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每代人的不同,社会才能如波浪般不断前进。社会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越深刻,创业的机会也就越多。90后能有如此多的机会,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9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而只有90后才真正明白该如何满足90后的需求。一个反面的例子是李宁。这个最早将90后作为战略目标的公司,它的跟头却恰恰摔在了不了解90后上。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的出生率累计下降近60%,90后的总数比80后少5000万人。四分之一的用户损失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致命的,而只是在形式上重视90后的李宁却忽略了这个基本事实,它用2年的时间新开了近3000家门店,最终又不得不用一年的时间全部关掉,代价是公司的首度亏损和近2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损失。
  
  年轻消费者的减少的确给很多传统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使用习惯的改变和技术的升级也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市场。2013年的双11,淘宝创造了单日销售额350亿的全新世界纪录,而在这个天文数字背后,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90后投身于电商创业的浪潮。虽然新市场创造出了新机会,但并不等于创造了新需求。如果90后们的创业只是以反向O2O为手段,利用对互联网的掌握去革那些年长的传统从业者的命,那么我们并不能说90后比80后幸运到哪里去。
  
  但90后注定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体现在底层逻辑和社会规则的改变创造出全新的需求。就像在移动互联网上,人们开始越来越习惯于为虚拟物品和服务付费,两年前,人们还很难想象会有如此众多的应用被创造出来,关键是,他们玩的不再是概念,很多应用从开始就是赚钱的!
  
  90后革的是80后的命
  
  如果今天你还在把80后和90后混为一谈,只能说明你对这个世界还不够敏感。略加观察,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既不相同、也不认同。而今天众多90后创业者在做的事,就是在革80后的命。这是由两代人价值观的根本性差异所决定的。
  
  价值观反映的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实力对比,对“我”的认知又直接决定着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会作何选择。虽然80后已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我,但是他们依然没能摆脱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束缚。80后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希望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眼中普遍认可的成功。
  
  对他们来说,这种成功无法依靠自己的父母,那些一生辛劳的50后们并未积攒下多少财富,而不断升级的消费文化正在把更多的奢侈品变成必需品。空前的生活压力迫使80后们把物质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目标,而被迫放弃的,是心中的理想和兴趣。
  
  但90后们不同,他们一出生就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那些“先富起来”的60后父母们。城市出生的90后,基本不用为车、房发愁;即使是在农村出生的90后,大多数也未受过饥寒之苦。因此,他们的成功标准就很自然地跳离了传统目标,在他们看来,那一切太过“世俗”。90后们与生俱来的自信促使他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喜欢的!90后们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观体系中,他们更看重内心的感受,而不是社会和长辈如何看待他们。
  
  80后和90后在价值观上的这种差别,其实也正是微博与微信在逻辑上的差异。微博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它满足了人们“被看到”、“被听到”的需求。而微信搭建的是一个圈子,它帮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紧密地圈在一起。因此,从微博到微信的转换不是巧合,它体现的正是社会权威从80后向90后转移的过程。
  
  同样,在头像类应用领域,80后创造了“美图秀秀”,而90后创造了“脸萌”。“美图秀秀”可以帮助主人无限变美,哪怕是美到不像本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在朋友圈获得点赞就是王道。而“脸萌”并非服务于别人的目光,它帮助你发现那个有个性的自己,为了特点突出,很多用户甚至不惜把自己变得“更丑”。当曾经在80后中无限风光的“美图秀秀”遭遇90后,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必要那么假吗?”这是90后们的第一反应。而当原本只在90后圈内默默传播的“脸萌”最终遇到80后,受到的却是无条件的追捧。
  
  吴晓波(微博)老师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描述了当今商业环境的四大趋势:
  
  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
  
  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
  
  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
  
  这听起来就像是为90后们量身定做的,在这样的未来里,还有谁能比在互联网中长大的90后们拥有更大的优势呢?
  
  90后们的梦想在三楼
  
  “80后和90后一起来到创业大厦,在一楼他们就碰到了一个有钱赚的项目,于是80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而90后没有流连,直接爬上了二楼。在这儿他碰到了一个有意思的项目,他很动心但还有点不甘心,于是他选择了继续爬。在三楼,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终极项目。从此,他们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创业对于90后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对那些家庭条件不错的90后创业者来说,他们完全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物质上的优越感。因此,他们在创业中对内在满足的需求就更加旺盛,为了兴趣和意义,他们愿意付出更多。
  
  先架好通往三楼的楼梯
  
  如果每一个创业的案例都能像前面的故事一样完美,那我们一定是活在童话里。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发现:正是由于90后普遍喜欢三楼的“美女”,反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业的难度,降低了成功的几率。
  
  90后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限的创造力,而最大的挑战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建好通向创造力的楼梯。如果创造力只是缺乏支撑的空中楼阁,那么能量越高也就意味着破坏力越大。
  
  通向三楼的第一层楼梯是正确的自我评估能力,因为90后会普遍性地高估自己。习惯性的自我高估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计划生育”。家庭子女的唯一性无限地放大了“家庭风险”,因此家长们会通过“过度关注”和“过度保护”来应对,这就直接导致了90后们偏离实际的过度“自尊”与“自信”。所以,在创业之前,90后们必须明白:个性不会使人优秀,相反,优秀的人都很有个性;自尊不会带来成就,相反,成就会带来更多自尊!而要真的明白这一点,还需要大量挫折经验的积累。
  
  第二层楼梯是专注的能力,有选择的权利固然可贵,但是太多的选择反而会成为累赘。在创业的路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哪一条是对的,但是如果走不到底,任何一条路都会是错的。
  
  对于绝大部分90后来说,专注是他们最不擅长做的事。在中学时代,他们就具备了一心多用的能力,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作业,一边在QQ上聊天,还要一边提防被父母发现。90后的能量供给是由很多块小电池组成的电池组,虽然可以同时处理多任务,但是每块电池的电量都十分有限,难以持久。
  
  专注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地做减法来完成,当一个创业者真的能站高一线地思考问题,他会发现并不是每个机会都能带来成功,焦点越专注,同时做的事越少,成功的几率就会越大。
  
  第三级台阶是延迟满足的能力。关于延迟满足,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天下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相反,原因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显然,创业者更需要把最好的葡萄留到最后吃,而大多数90后却更像前者,他们总是会先挑最好的葡萄吃。不同的是,对于坏葡萄,他们不会留到最后,而是直接扔掉。如果一个人经常为了当下的满足而放弃更长远的目标,那么他更适合选择随性的生活,而不是踏上创业之路。
  
  虽然前面说到的三种能力实际上是每个创业者都需要具备的,但对于想创业于更高处的90后来说,就更显得更加重要。走在地面上和走在钢丝上都可能摔倒,但是后果的严重程度会完全不同,三种能力的不足,都可能直接导致创业的猝死或无疾而终。
  
  我相信成功注定属于你们,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究竟属不属于你!别人的成功固然值得参考,但请记住:你能看到的成功永远都是一个个掐头去尾的江湖传说,真正的秘籍只有靠你自己的不断实践才能得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