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掘金2万亿美元大脑电波市场的设想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3-25
InteraXon专注的脑电波技术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期间一举成名。位于加拿大各地的观众通过佩戴脑波控制仪,共同来控制尼加拉瀑布、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会大厦,与多伦多CN Tower (国家电视塔)的灯光。
在炎炎夏日,运用意念就能给自己斟一杯冰镇啤酒,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情节。然而这在InteraXon的创始人Ariel Garten看来,却是未来人类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场景。
Garten皮肤白皙,身材瘦削,充满着艺术家的气息。她早年曾做过服装设计师、房地产经纪、画廊负责人,但却因对神经科学的浓厚兴趣在2009年4月创办了InteraXon。
“很多高科技产品的设计看上去很糟糕,我之前做过服装设计师,这对设计时尚又实用的产品有很大帮助。”Garten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InteraXon,是一所致力于开发脑电波技术的公司,他们研发的技术有如读心术、感应大脑,利用意念直接操作电脑。去年八月,公司宣布获包括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在内的多位投资者,提供了总额6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
她透露,首次与李嘉诚的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的创办人周凯旋(Solina Chow)在多伦多见面,“当时她对我们的技术和产品都十分感兴趣,见面之后他们的团队就开始了尽职调查了解更多的信息,在此之后就决定进行投资。”
“超人”李嘉诚一向对“颠覆性科技”情有独钟,目前维港投资押注的50多家“颠覆性”企业也主要来自互联网和移动领域。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不知不觉间就累积了很多压力。但一直以来,普通人对大脑的了解十分有限,更加缺乏用来训练大脑的工具。我们的脑电波技术正是这类颠覆性的代表。”Garten指出。
4-5倍超速增长
InteraXon专注的脑电波技术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期间一举成名。位于加拿大各地的观众通过佩戴脑波控制仪,共同来控制尼加拉瀑布、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会大厦,与多伦多CN Tower (国家电视塔)的灯光。
Garten曾在TED技术演讲中,以“认识自我——透过脑波扫描器”为主题,率先展示公司的研发技术。在去年获得首轮投资后,今年公司正式发布第一款可穿戴产品Muse。这是一个探测脑电波的头带,内部共设有6个感应器,分别在额头及耳朵后侧。使用者只要戴上脑电波感应器后,连接iPhone、 iPad等电脑设备,便可以轻松读取数据及有限度控制物件。
“Muse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同应用。有些客户希望通过佩戴提升记忆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另外一类客户就是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购买Muse提供给员工使用,帮助他们纾缓压力,改善生产力。有一些全职妈妈购买来减轻压力,她们要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同时也有一些老年人购买来改善记忆力退化等。”她表示。
目前,InteraXon的官方网站可以订购Muse,单品定价299美元。“虽然目前产品只提供英语,我们也有很多来自亚洲,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及日本、韩国等地的客户。”
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大行其道,包括苹果、三星、谷歌等全球各大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新的可穿戴产品。而比起单单用思想控制物件,InteraXon的野心似乎更大。
“大脑电波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全世界有超过20亿的人口需要这类产品,整个市场的规模可达2万亿美元。”她表示。InteraXon目前每年的增长可达4-5倍,Garten坦言她对在五年内打造一个市值5亿美元的公司充满信心。
B轮融资进军亚洲
她透露,目前公司手上还剩余大约920万美元的资金,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启动B轮融资,资金募集目标为1000-2000万美元。
“目前为止,公司的发展十分顺利,这让我们可以在潜在投资者中进行筛选。我们在A轮融资主要寻找一些战略投资者,他们在零售、B2B销售或者生产领域可以助力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而在接下来的B轮融资中,除了现有的投资者表示会继续投资,我们则希望进一步增强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方面的实力,寻找在这些方面有较多资源的投资者。”她表示。B轮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进军亚洲市场,她指出,“无论是从亚洲地区的跨国企业、经销商、研究者以及消费者,我们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市场潜力,比如研发一些适合医疗、教育、竞技运动等方面的消费产品。”
她透露,目前公司40余人的团队中有不少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亚洲人,未来计划在亚洲地区部署研发和市场推广团队,并已经与一些亚洲地区的合作伙伴进入“详细规划”阶段。
“维港投资对我们拓展亚洲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包括帮我们介绍一些亚洲的公司和维港投资的其他高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以及在市场推广、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她表示。
此外,InteraXon也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Muse头带的部分零件就来自中国不同城市并在厦门完成组装。“我们希望和中国公司的合作不仅局限于生产,而是向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方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