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长就是创业公司的一切吗?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4-15
在VC行业,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我也被数次要求就这个问题发表看法。怎么说呢?我认为,在早期“精简”很重要,但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机会,你需要迅速一口吃成大胖子,否则别人会抢在你的前面。
Paul Graham最新的一篇博客,“Startup = Growth”,我在读了文章后又去推特上看过相关的讨论,这是一篇很棒的文章,我一连读了三四遍,爱不释手。从VC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关于创业公司成长的部分颇为让我感到共鸣。文章中明确划分了创业公司增长的几个阶段:
一家成功创业公司的增长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最初阶段:增长非常缓慢或没有任何增长,创业公司通过这一阶段想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创业公司想清楚用户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一需求,创业公司将迎来一段快速增长期;
增速减缓:随着创业公司变成大公司,公司增速将放缓,原因包括内部的局限性和市场天花板。
注意:有一段时间是允许创业公司“增长缓慢甚至没有增长”——你得在这段时间把事情想清楚。
Paul Graham还提到了成长速度、如何选择目标、对与目标的衡量以及如果你未能达成你的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等问题。他还谈到如何去做一个用户需要的东西,并保证你的市场足够巨大。
此外他还指出,尽管运营一家创业公司的成本不断下降,VC在促进创业公司成长为大公司的过程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
“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为什么想获得VC的投资?答案是他们希望再度成长。
好的创意和快速成长如同硬币的两面。这不仅仅是有一个好的idea,有一个足够规模的市场以实现增长的过程,如果你只是有一个idea但不具备快速成长的能力,那么你的竞争对手会快速赶上。
对于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来说,增长速度过慢尤其危险。最好的创业公司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
在VC行业,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我也被数次要求就这个问题发表看法。怎么说呢?我认为,在早期“精简”很重要,但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机会,你需要迅速一口吃成大胖子,否则别人会抢在你的前面。
\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一篇很棒的文章,但我仍有一丝担心,担心许多人阅读这篇文章后会有错误的理解,而这些例子在硅谷随处可见。我担心,创始人们会为了追求增长不择手段,他们会像Quora一样丧失隐私和信任,或者像Facebook一样在Timeline中充斥满垃圾信息,又或者像许多网站一样,要看一个视频先下载一个应用之类的。
毕竟,高增长意味着更高的估值和更多的风险投资、更多的媒体头条报道和认同。
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或许是上万失败者的尸体。这些公司可能是因为烧钱烧得太快,或者业务推进太快,又或者过于追求网络效应。
所有这些的原因在于硅谷的文化。
我和一个同行聊天,问他最近是否看了什么有意思的案子,他是这么回答我的:“这真不好说。那公司真的还没有达到让它可以Run起来的‘逃逸速度’”。我们都知道,逃逸速度是一个物理名词,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创业公司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脱离“引力场”,然后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创业公司需要使自己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或者“第二宇宙速度”,否则投资者会寻找其他更好的项目。据我所知,那些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无一例外。
但我们整个的节奏太快,以致于无法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或者很快地为其他事物所吸引。不仅仅是投资者这么做,企业家们也是如此,他们要么忙着创业,要么忙着卖公司,周而复始。这当中的等式很简单:快速成长=后续投资者给予高估值=大VC每个季度都会讨论你的案子=LP感兴趣。要么成长,要么死亡。
这是一个浮躁的环境,投资者担心错过了什么好机会,因此宁愿杀错,不愿错过;被高估的公司渴望下一笔更大的融资成为大赢家,这是不是有点像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期一样?自从2009年移动互联网这一波兴起以来,许多创业者乘势兴起,但他们并未经历过上一波的低谷,不知道低谷是什么样子。
快速成长=一切?
很明显,站在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快速成长非常重要的。但我同时还想说:
1. 有的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大浪淘沙始见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鸟儿起得太早未必能吃到虫,因为虫还没睡醒呢。项目如果过于超前,那么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或者用户接受的问题而难以为继。举个例子说,如果你在还没有iPhone的时候就开始开发Instagram,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就是关于“精简”的提法,这不仅对创业者有利,而且对VC来说也是如此。VC通常会有一个25-30个项目的一揽子投资,其中会有2-3个大项目,有一个做成整个投资就回本了。不管你喜欢与否,VC总会精确计算收益。我们的合伙人已经投了十多个十亿美金级别的项目了,这给我们带来了非常规的回报。
但是,在我们这个行业,98%的VC会在1亿美元这个时候退出。所以,在你往一家公司加大投入前,先投资个几百万美元,然后花18个月等待其开花结果往往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VC来说,手上的钱太多,实际上和企业家融到的钱太多是一个问题。
我盘点了一下我个人的投资,很多5-8倍投资回报的项目成为了主流。Fred Wilson也在他的《the fallacy of bi-modal returns》一文中提到这一点,推荐阅读。
2. 有的企业家不一定需要太大的世界,在一个小的细分领域中可能做得更好。关于“创业公司”这个词,我感觉最困扰我的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硅谷风格的、快速成长的公司,但我对创业公司的定义要更广泛得多,那些在业务方面进行创新的企业、利用技术变革的企业,甚至包括那些相对于历史而言业务增长迅速、但可能对VC来说规模依然太小,难以成为一笔好投资的公司。
我们需要为那些只有期望超高速成长的硅谷公司保留“创业企业”这个词吗?他们真的高人一等吗?
从三年前我就写过一篇大多数人其实不需要风险投资的文章。现在我依然相信这一点,对许多公司来说,他们无需羡慕那些VC的宠儿,无需像他们一样高速成长。
3. 作为VC,我其实不喜欢那种说“不成功则成仁”的企业文化。我认为许多创业者受这个口号影响太深,他们总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做事,从而忽略掉了一些他们本可以做到的事情,例如说,他们原本可以创立一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事业、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企业,事实上,我本人就曾经创立过两家这样的企业,哪一家都无法与硅谷公司的增长率相提并论,但其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传统行业,而且,这两家公司一直都在做创新。
我的第一家公司的产品客户包括警察部门、国防部、诸多公共事业公司以及诸多承包商、工程师、建筑师、开发商和供应商,我们的产品倍用于伦敦价值 160亿美元的地铁项目的工作流程和CAD图纸的共享,以及用于欧洲最大的私人银行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文件存储系统。我们头一年的营业额是210万美元,第二年则是590万美元。我在公司订单达到3600万美元、按公允会计准则计算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的时候卖了公司,这家公司不是Google,但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样的经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此过程中,有许多人赚了钱,也有许多人的生活得以改变:
David Lapter,我们公司的CFO,他现在是热门闪购网站Fab.com的CFO;
Stuart Lander, 我们的总裁兼COO,现在帮忙运营着Internships.com;
Ryan Lissack,他现在是Maker Studios的CTO;
Tim Barke,他现在是DataSift的CPO,在此之前他是Salesforce.com欧洲营销部门的头儿。
还有许多和我们一起工作过的员工,他们现在在Google工作,在微软工作,在Oracle工作,在Salesforce.com工作…对于他们在之前我们的那家“创业公司”的工作经历,我感同身受。在那里,我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在那里,我学到了如何做销售、如何做营销、如何雇人和解雇人、如何融资…等等。如果这样的公司都不叫“创业公司”,那应该叫什么?
“创业公司”的回归
我相信Paul Graham其实并没有说你需要成为这样的一家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我仔细地读了他的文章,当中从未说过你必须成为一家快速增长的公司,他只是描述了有这样一种属于硅谷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造就了许多VC投资以及我们这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些牛叉公司。但是,在我们听了VC的一番话而热血沸腾,把硅谷的高速成长公司当作创业公司的模版,在“不成功便成仁”的信条下不惜一切代价成长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我们希望未来这个国家的企业家们具备怎样的特质。
我希望借此机会让“创业公司”一词回归其最初的含义。这个词代表的是,任何愿意告别自己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涯、愿意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愿意去冒险、尝试去建立一个创新的、颠覆性的、依托于技术的业务,并以此或多或少改变世界。哪怕只是一家每年几百万美元收入、VC看不上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服务众多客户的小公司。
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引入资本让自己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但你也有可能因为无法获得下一笔融资被市场抛弃,或者被排挤的命运,而这正是那些对“创业公司”的光鲜报道永远体现不出来的。或者,你也可以不去做融资,控制业务的规模,只是改变你和你周围的人,这也不错。
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