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   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   软件开发   营销推广   财税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如何创业

创业不一定要高回报,但必须低风险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5-09
看过了太多“励志”的创业故事和失败的创业经历,无论是在阿里创业初期就敢放弃百万年薪仅拿500元工资但有股份,然后在阿里上市后成就为几十亿的超级富豪;还是拿出毕生积蓄甚至卖车卖房创业的CEO们,都在向我们展示“创业就是高风险高投入”的“真理”。   
  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对创业的理解都惊人地一致:创业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
  
  看过了太多“励志”的创业故事和失败的创业经历,无论是在阿里创业初期就敢放弃百万年薪仅拿500元工资但有股份,然后在阿里上市后成就为几十亿的超级富豪;
  
  还是拿出毕生积蓄甚至卖车卖房创业的CEO们,都在向我们展示“创业就是高风险高投入”的“真理”。
  
  可真相是,对于在阿里创业初期就加入的蔡崇信来说,他实际上很早已实现财富自由。
  
  在加入阿里前,通过投行领域十几年的积累和专业知识,以及对马云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深入交流,蔡崇信才做出加入阿里的选择。
  
  作为投行出身,他一定要做各种各样的风险评估,分析出当时加入阿里是所有选择中风险最低的,却有可能回报最高的。
  
  当然,结果证明,这确实是最优选择。
  
  反而那些相信“创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卖车卖房的创业者们,多数情况下,在创业之前无法冷静地做出这样的“风险评估”。
  
  认为“想干就干才是遵循内心所想”,或者因为“创业能赚更多钱”的梦想,然后“激情创业”,落得个失败而终。
  
  我是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和痛苦,面临了失败和负债。痛定思痛之后发现,创业不一定要高回报,但必须低风险,而且是要开心快乐地创业。
  
  如果要冒险,并且过程很痛苦难受,建议马上停止创业或创业的想法。
  
  我在这个巨大的认知和思维转变下,最近五年的创业反而获得了更高回报,还有机会尝试进入一直热爱和向往的投资领域。当然,仍然践行低风险的投资原则。
  
  半年时间的投资收益超过11%,虽然不高,却也没有风险。
  
  最近在看一本创业的书,是樊登老师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接触了几百个初创公司写的一本书,书名就是《低风险创业》。
  
  文章开头通过心理学、生物学的方式将我这几年悟出来的低风险创业的道理分析出底层的原因,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另外他和联合创始人在开始创办“樊登读书会”的前期,说过一段话,更是我在半年前给一家初创企业CEO说的一模一样的话。
  
  我们最好能将公司挣的钱全买成理财产品,选最保险的那种,年化收益6%就足够了。如果有一天,这6%的收益足够给全公司发工资,我觉得就已经算是到位了。
  
  最后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让创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降低了。(想看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直接点下面链接购买)
  
  7年前,我认识一个做技术的哥们,他和另外一个哥们创业的公司,是联合站长给电商平台导流,成交后赚取分成的模式(俗称:电商导购平台)。
  
  这个模式到现在都很赚钱,于是风投给他们公司投了几千万。
  
  原以为他拿到钱会扩张招人和开展新业务,谁知道这个哥们将这些钱直接存进了固定理财账户,分文未动。公司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我当时属于坚信“创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真理的,对他的行为特别不理解。
  
  可接下来的5年证明了他是正确的,电商领域的资本寒冬很快来临且持续很长时间。
  
  缘于阿里和京东到处收购合并,使得垂直电商哀鸿遍野。两大巨头上市后更是让整个电商行业再无新人(当时的拼多多还没出现),随之影响了电商导购平台。
  
  后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电商时代来临,根本不需要他们这种导流模式。
  
  许多电商导购平台由于融资后扩张太厉害,又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后续融资又受阻,盈利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
  
  由于他手上还有着几千万现金且理财一年分几百万,公司开始有节奏地逐步给独立的品牌B2C商城导流继续获取佣金,不仅没有在寒冬倒下,还顺利地在新三板上市。
  
  今年据说开始尝试社交电商平台的搭建,仍然是属于低风险投入发展的方式。
  
  似乎听起来很保守,可相较于那些死去的竞争对手来说,说不定他的公司还会有第二春。
  
  其实不同的创业者有不同的背景和资质,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融资能力等等不尽相同,认识自己、理解行业发展,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和节奏,才是真正的“低风险创业”。
  
  只要风险够低,哪怕回报不够高,相较起来,你仍然获得了高回报。
  
  另外那些你看起来高举高大的创业公司,很多能活到最后,他们同样是在“低风险创业”,因为他们同样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风险最低的决策,只不过一做比较,感觉他们似乎在冒险罢了。
  
  例如我早在10年就认识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外人看起来他似乎很激进,高举高大,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一方面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团队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自建物流和多品类扩张,当时的选择对于京东来说都是风险最低的;另一方面则是徐新(相当于阿里的蔡崇信)的帮助,大大提高了京东的后续融资能力。
  
  这这些,不是近距离接触或者深入多方面了解,确实很难理解刘强东先生这么做是风险最低的战略选择,特别是亏损金额还很大的情况。
  
  远远地去看京东当年的决策,和自己做的电商公司、京东当时的竞争对手简单做比较,就会觉得自建物流和多品类扩张的做法风险真高。
  
  一篇文章实在很难尽诉我遇到的和研究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关键的、重大的决策,基本上全都遵循这个“隐性法则”。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你还要继续坚持“创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理念,然后卖车卖房甚至借款苦哈哈地去创业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