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某露营群里已经开始为十一期间的活动“招兵买马”。
疫情爆发后,由于远途出行受到限制,短途出游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露营风潮也随之兴起。就拿今年的十一长假来说,根据马蜂窝9月29日发布的数据,最近一周,平台上“露营”的搜索热度上涨了200%,北京、成都和广东是比较热门的露营目的地。
露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坑”。淘宝发布的《2021 Z世代露营式社交白皮书》显示,36.4%的年轻人在体验户外露营后成为“露营真香党”。在这份调研报告中,露营碾压密室逃脱、剧本杀,变成了95后的最爱。
从整个产业来看,根据《2021-2025年中国户外露营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户外露营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或将于2026年达到150亿元。
露营从来就是一项费力费钱的活动。
UncleBurn烈叔是无边客厅户外社群的创始人,人数规模近5000人。他玩露营至少有三年了,足迹几乎踏遍整个北方。
国庆期间,烈叔一家五口人露营五天的总花费大概是2万元,其中不包括之前已经购置露营装备投入的4万—5万元。这基本上是传统露营的入门门槛。
烈叔认为的露营接近于我们对传统露营的理解:
露营就是要抛弃在城市中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克服种种不便。
比如,露营必须要解决基本的吃喝拉撒问题。如果想吃得好一点,露营者得提前一天准备好食材,还要携带冰柜保证食物不变质。上厕所也是个问题,要么在地上挖坑,要么随便找个隐蔽的地方解决。至于舒舒服服洗个澡,基本想都别想。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求露营者必须具备许多接近于原始求生的技能知识点,例如:如何选址提防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如何在野外取暖做饭防范火灾等等。
这显然不是大部分旅行者可以接受的。于是,在这一类传统露营者的影响下,诞生了所谓“精致露营”的消费者。两类群体显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从而引爆了整条赛道。
精致露营这一消费需求的催化剂,很大一部分是在社交平台上露营者po出的露营照片。他们也想要体验一次——就像是在城市里约个饭、蹦个迪、玩个剧本杀,但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沉没成本,去购置装备。
但总的来说,露营新老群体都容易为露营过程中的部分片段体验着迷,这是露营的独特价值。
它让我们重新拾取了一个更完整的生活真相——
露营活动由于相对小众,所以国内露营装备市场的规模和增速一直都相对有限。
以露营帐篷、户外服饰等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国内头部公司——A股上市公司牧高迪为例,其常年的外销收入占比在70%左右。2018—2019年,内销渠道营收在1.5亿元左右,增速为负。
但在2020年,其增速由负转正,2021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23亿元(相当于2018、2019年之和),大增86.53%。
但是,由于此前行业产品普遍较为低端,当“精致露营”的消费群体兴起后,创造了对高品质露营装备的新需求,中高端露营装备市场更具想象力。
相比而言,运营服务商的进入门槛不高,投入成本也不大。一般是通过租赁营地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往往可以较快速推出服务产品,占领市场,实现盈利,与需求爆发的市场形成相辅相成之态势。
以中国露营热门城市浙江安吉为例,一个面积在十来亩的一般营地的年租金在10万元左右;配备相应水平的帐篷等基础露营设备,年投入在5万元。
服务项目可以参考传统农家乐,比如烧烤、亲子游戏、音乐晚会等,或者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提供部分本地化服务(比如皮划艇、漂流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会刚性需求(如教育培训等)进行一些创新,发挥空间较大。
总的来说,投入成本和难度并不会比开一家奶茶店(一般投入30万—40万元左右)更贵或更大。
蓬勃的需求和创业热潮的当下,这些问题似乎最容易被忽略。
户外项目,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不少人偏乐观。如一位露营爱好者告诉小巴的经验是:如果垃圾能带走,不随便生火的话,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干扰。况且帐篷随扎随走。他曾经去过惠州农村的一个营地,人头费是50元每人,钱最后是给当地政府部门的。
这可能是一些传统露营者的状态,以及部分地区卫生环保管理良好的标准。但小巴了解到露营地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江浙沪地区由于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露营市场在全国属于走在相对前列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在卫生管理、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也暴露得最为彻底。
一般营地位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管理,需要主动做垃圾分类管理,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非厨余垃圾一般是运到山下,而厨余垃圾采取的是就地堆肥的措施。
由于营地方是经营性单位,需要向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缴纳相关处理费用。目前的现状是,不少营地仍然在与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沟通相关解决标准等问题。
在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散落着无数美景等待被发现,由此想象未来的户外运动市场,似乎也有点让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