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   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   软件开发   营销推广   财税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企业管理

周育先:低调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12-14
自疫情以来,因为水泥板块在消纳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方面的作用,各地政府都希望在当地建设的水泥生产线加大消纳力度。周育先说,“我们应该努力把水泥行业培养成环保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而且把它变成城市标配。”
  到任中国建材董事长两年,周育先仍然不太喜欢强调个人风格。
  
  “不必清晰界定公司在我到来后改变了什么,我希望公司更加理性、更加开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周育先说。
  
  更加开放的表现之一,是“好朋友”越来越多。2021年,中国建材与中国石化、中国绿发、中国信保、宁德时代、金风科技、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都有深入接洽,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寻求战略合作。
  
  中国建材是一家拥有良好基础的公司,在执行力、竞争力、研发实力、混合所有制、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很好的传承,“公司要有好的传承,如果发现缺陷,就去修改完善。”周育先说,“公司是动态变化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也是发展过程中随着形势变化产生的新问题。”
  
  2019年12月,中国建材被国资委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周育先提出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树立管好股权的理念,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从建筑材料向综合材料、从本土市场向全球布局“三大转变”。
  
  “两年来,公司在战略引领、资源配置、资本运作、风险防控、加强党建等方面,努力调整适应这一转变。”周育先说,中国建材正在培育升级出一系列崭新队列,其中包括正在演变出第二增长曲线的基础建材,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还有一个个奔赴资本市场的创业公司,更有将其推向舞台中央的幕后团队。
  
  “把水泥培育成环保型产业”
  
  中国建材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水泥公司。
  
  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宗建材业务在中国建材是基础建材板块。这一板块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随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建材行业的增长水平也趋于平稳。只有那些科研、资本、管理、创新能力具有优势的企业,才能抓住供给侧调整的机会,做到强者恒强。
  
  周育先说,中国建材有八家水泥公司,在战略布局、生产线、资源获取、效益等方面仍存在整合空间,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价值,对社会做更大贡献。
  
  他到任后就启动水泥板块整合工作,第一步把5家公司整合在一起,等到合适时机,再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2021年,水泥板块整合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天山水泥重组获得证监会通过。
  
  除了整合,水泥板块还面临减碳的挑战。周育先说,碳达峰只是时间和峰值的问题,但碳中和却非常不容易。
  
  水泥碳排放包括燃料和原料两部分。燃料端可以通过集团旗下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余热发电、储能项目等降低碳排放,通过打造零外购电矿山、零外购电工厂,实现节能降耗。中国建材已经开始零外购电项目试点,成熟即推广。原料端的碳中和难度稍大,据周育先介绍,以目前国际研发水平看,全部替代现有原料的可能性很小,这就需要一方面研发替代原料,另一方面通过碳捕集、碳提纯、碳储存等路径实现减排。
  
  2021年5月,中国建材集团首个玻璃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计划于2022年初投运。目前水泥窑也启动了可研。
  
  另外,中国建材还在通过资本运营布局碳达峰、碳中和项目。
  
  自疫情以来,因为水泥板块在消纳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方面的作用,各地政府都希望在当地建设的水泥生产线加大消纳力度。周育先说,“我们应该努力把水泥行业培养成环保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而且把它变成城市标配。”
  
  例如中国建材所属中材安徽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项目,在巢湖市日处理生活垃圾约500吨,年可处置约18.25万吨生活垃圾,可节约原煤2.28万吨,节约原料约1万吨,碳减排7万吨,每年节约填埋土地30亩。而中国建材目前建成这样的水泥协同处置生产线36条,年处理城市固废、生活垃圾359万吨,减少填埋用地900亩。
  
  过去人们对基础建材有“傻大笨粗”等刻板印象,周育先正在推动基础建材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尽管把水泥放在了基础建材板块,但周育先一直不认为它是传统产品,因为百年间没有什么材料在胶凝性能方面取代水泥。而且中国建材的水泥业务因为工艺水平、环保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在不断创新提升,排放指标、能耗指标也做到了全球领先,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拥有较大竞争力。
  
  国际化最重要的内容是标准国际化。中国建材旗下的技术服务板块在国际化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向国际输出了十项国际标准;不能一步做成国际标准的,也要将其转化为所在国国标。
  
  尽管存在全球化逆流、中美摩擦、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但和平与发展的大形势下,周育先认为,“一定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行动迎接开放的世界。”
  
  他告诉《中国企业家》,中国建材基础建材领域的国际化指数还不高,在人才、资本布局、销售收入国际化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空间,水泥板块也有望通过国际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找小本创业信息,就上创业网】

  “新材料的发展是顺势而为”
  
  做大做强新材料板块是中国建材的战略方向,越来越多新材料正在实现技术突破与工业化量产。
  
  新材料的队伍中,不仅包括石膏板、涂料、防水材料等成熟建材业务,也包括服务于航空航天、国防科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国家战略的卡脖子材料。
  
  比如:应用于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无缝大坝”的低热水泥,为盛放新冠肺炎疫苗的玻璃瓶研发的5.0中性硼硅玻璃,解决国产大飞机机身的高强度碳纤维,5G芯片超薄封装材料,为“天问一号”提供的巡视器和环绕器材料,为“嫦娥五号”配套研发的耐辐照滤紫外石英玻璃、高纯耐辐照石英玻璃和光掩膜石英玻璃,首片8.5代大屏幕TFT玻璃,全球第三家用热等静压烧结技术自主研发生产氮化硅陶瓷轴承球,锂电池隔膜,85米长全玻纤海上风电叶片,氢能储运关键材料等。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只靠“一招鲜”就可能吃遍天下,中国建材却通过科研、人才、管理、资本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做到了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周育先说,新材料的发展是顺势而为的过程。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建材旗下26个科研院所几十年如一日积累起来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在于国家现阶段对新材料需求的增加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新材料研发周期长,技术产品风险高,市场导入难度大。为了帮助新材料度过“死亡谷”,2021年7月,中国建材联合国家部委母基金、兄弟央企、地方国资平台、产业链合作伙伴、金融合作伙伴等设立了150亿的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目前,已有9项成果实现对外转化。
  
  新材料产业收入规模和效益占比也在逐年提升。2020年新材料营收、净利润在集团中占比分别达到19%、36%,今年前三季度占比分别提升到22%、41%。
  
  周育先预计,在“十四五”末,中国建材能够完成5000亿元以上的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的利润,其中新材料占比40%,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届时,中国建材将发展成一家名副其实的“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
  
  随着新材料比重的日益增加,不少人提醒要不要给中国建材更名,甚至有人已经想好了新公司名字“中国材料”。周育先说,这是一个需要行动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内容,“内容干出来了,大家都会认”。
  
  “要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做准备”
  
  中国建材集团重视业务培训,每年培训花费达上亿元,通过会计班、财务班、科技班、市场班等各种班型,增强员工素质,履行岗位职责。周育先也会亲自参与授课,通过月度会为管理人员讲解当前形势任务及做好改革创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思考方式及路径工具,2021年,他还参加了两次“中青班”培训,战略和顶层设计是重要讲述内容。
  
  10月19日,在中国建材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周育先作了题为《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与创新》的专题授课。与一般培训不同,他不仅为青年干部们讲述具体战略内容,还告诉他们一种底层思维模式、理论模型、基本工具,让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骤,在具体行动中,说同一种语言”。
  
  周育先说,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的要求,相当于出资人对管理团队的要求。月度会各级经营团队及中青班成员作为各个子公司骨干,都需要掌握这些工具,在各项行动中,与集团同步。比如,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进入一个赛道和领域时,要考虑产业容量,发挥央企影响力、控制力。集团激励约束机制、投资管理、综合监督管理三个闭环也要有路径有方法,真正做到规范管理。
  
  通过培训,周育先告诉他们通过公司培育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S型曲线”,寻找相应的定位与突破策略,比如基础建材做好水泥+业务,并稳步推进国际化,让大家从点思维、线思维养成面思维,心里装着地球,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做准备。
  
  周育先说,中国建材多个板块正在往世界舞台中央的前进过程中,水泥、玻纤、石膏板、风力发电,全球最大,如何引领行业,做最强,通过培训,希望他们的思想、行动与步调与总部一致,在各自领域中开展工作时,更有方案和规划。
  
  与之前管经营不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每个公司都有董事会、股东会和经营团队,总部不能隔过董事会、股东会直接管经营班子。
  
  两年内,周育先从来没有参加过总经理班子会议,他说经营层面就应该充分发挥总经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周育先认为,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
  
  周育先坦陈,转变挺难,“但至少在一步一步往前走”。
  
  “与民企外企的合作将更畅通”
  
  中国建材还吸引了张毓强、贾同春、张国良等一批民营企业家。
  
  中国巨石(大股东为中国建材集团)的非国有股东张毓强长期担任企业副董事长、总经理,并兼任党委书记。中国巨石近十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18%,带动集团玻纤产能快速增长到300万吨。周育先每个季度都会给合作的民营股东打一次电话,推动发挥非国有股东在市场敏感度、市场判断力方面的优势作用,给予他们充分的施展空间。
  
  中国建材始终坚持“价值认同、治理规范、利益共赢”。2021年,集团与山东天岳达成合作。前不久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与周育先见面时说,央企在战略、公信力、风险防控、科技创新、党建等五个方面比民企有优势,双方不仅在具体应用场景上会有一些商务合作,也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探索更多合作路径。
  
  中央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将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推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也是要探索一条新的路径。周育先认为,国企改革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与三能机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两方面解决好后,与民企和外资企业的合作路径将更加畅通。
  
  周育先出生于浙江诸暨,父母都是农民,一路从农村学生走到央企领导人岗位,做过研发、销售、财务等工作。他自律、学习、创新,也包容外界变化,“个人目标追求要与组织需要平衡,个人只有依靠组织才能站上大平台,成就更好的自我”。
  
  回归到中国建材“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周育先希望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改革创新优势,通过整个集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真正用辛勤汗水研发量产各种材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