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   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   软件开发   营销推广   财税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头条新闻

中国房地产市场2021总结和2022展望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1-04
整体来看,2022年,预计房地产行业调控总基调将保持不变,金融监管力度不会放松,企业端“三道红线”、银行端“两条红线”、土地“两集中”等政策仍将继续执行。当前房地产市场已步入调整通道,企业资金回笼压力不减,叠加偿债高峰期的到来,企业资金端继续承压,行业收并购将增加。
  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全年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9月底以来,中央及各部委连续释放维稳信号,信贷环境边际改善,房企融资环境逐步转好,但信贷环境边际改善传导至市场端仍需过程,按揭放款和开发贷等资金到位尚需时间。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将会怎样变化,购房者置业情绪能否恢复?
  
  新建住宅方面,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为近七年最低水平。其中上半年市场表现平稳向好,下半年以来市场持续降温,累计涨幅明显收窄。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为近七年最低水平,较2020年收窄1.0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房市场平稳向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70%,较2020年同期扩大0.43个百分点;下半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的持续收紧,市场预期逐渐转变,百城新房市场不断降温,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收窄,11月、12月连续下跌。下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73%,较上半年收窄0.97个百分点,较2020年同期收窄1.43个百分点。单12月来看,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1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2%。
  
  从涨跌城市个数看,自2021年6月起,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至12月,百城中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有58个,较11月增加5个,为年内最高。
  
  分梯队来看,各梯队城市下半年以来新房价格涨幅均呈下行趋势。2021年,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3%,涨幅较2020年收窄1.50个百分点,其中下半年以来环比涨幅快速下行,11月由涨转跌,12月继续下跌;二线城市价格累计上涨2.52%,涨幅较2020年收窄1.15个百分点,其中12月环比上涨0.03%,处于年内较低水平;三四线代表城市价格累计上涨2.31%,涨幅较2020年收窄0.18个百分点,6月起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逐渐收窄,12月转跌。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方面,下半年以来市场热度明显回落,价格环比涨幅快速收窄,四季度以来环比连续下跌。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27%。具体来看,上半年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56%;下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快速降温,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收窄。下半年,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70%,较上半年收窄1.86个百分点。单12月来看,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599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跌,且跌幅持续扩大;另外,下半年以来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也逐月增加,12月达71个,较11月增加3个。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增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明显。据初步统计,2021年,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应放量,同比增长38.2%,成交规模同比增长17.8%;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整体成交3.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9%,其中22城中18个二线城市成交2.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7%,其他普通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7.9%;三线城市成交4.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1.1%。价格方面,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小幅下跌1.7%,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成交楼面价结构性上涨,且幅度较大。
  
  流拍和撤牌方面,全国土地市场撤牌地块数量和流拍撤牌率均高于2020年。从流拍和撤牌情况来看,2021年,全国流拍和撤牌地块数量共计5175宗,流拍撤牌率升至19.4%,较2020年上升4.2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全国撤牌地块数量共计1258宗,同比增长63.4%,2021年全国撤牌率5.5%,较2020年上升3.0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受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影响,2021年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明显缩量。上半年土地市场热度较高,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高价地频现;下半年重点城市后两批集中供地土拍规则有所调整,稳地价效果显现,交易市场调整和资金压力下房企拿地意愿降低,全国土地市场出现明显降温,流拍和撤牌情况较为严重。一线城市加大供地下宅地成交规模稳中有增,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宅地供求规模明显缩量,成交楼面价结构性上涨,热点城市高价地数量冲高回落,流拍撤牌率明显上升。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单月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11月降幅收窄。2021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3.7万亿元,同比增长6.0%。单月来看,3月以来投资额增速持续放缓,9月同比首次由正转负,11月同比下降4.3%,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降幅小幅收窄。
  
  2021年以来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前11月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自筹资金同比增长,国内贷款同比下降。2021年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8.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年度累计增速持续收窄。其中,国内贷款为2.2万亿元,同比下降10.8%,已连续6个月累计同比下降,降幅亦持续扩大;占到位资金的比重为11.8%,较2020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找小本创业信息,就上创业网】

  宏观经济方面,2022年,我国经济或延续稳步恢复态势,但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仍面临新的挑战和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或将持续发力稳经济,强化对“六稳”“六保”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房地产金融监管力度不放松,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将进一步完善。
  
  政策调控方面,2021年,全国各省市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450次。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完善升级,政策效果亦较为明显。展望2022年,中央仍将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不变,实现“三稳”目标。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继续深化的当下,信贷环境改善预期较为明显,整体态势或可延续至2022年一季度,但银行端“两道红线”监管下,信贷端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税试点或将落地,试点城市名单、征收细则等均有望发布,短期或进一步影响购房者预期。
  
  另一方面,楼市“双向”调节模式或贯穿全年,部分房价韧性较强的城市,若市场出现明显升温,调控政策亦将迅速跟进,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收紧信贷等政策均为有效工具;而部分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的城市,亦将适度调整政策稳定市场预期。2022年,预计“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各地保交付政策或将进一步完善,预售资金监管严中微调的可能性更大,在保交楼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寻求新的平衡。
  
  短期来看,试点城市市场成交可能受到一定冲击,房价也会出现阶段性回调,但为了平抑市场波动,预计试点城市将出台促进合理住房需求释放的对冲政策。同时,在综合评估首批城市试点效果并总结经验后,试点范围有望逐步扩大。中长期看,房地产税的影响偏中性,预期稳定后,征收房地产税有利于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2021年,百亿阵营分化加剧。本文将百亿以上企业分为五个阵营:3000亿以上、1000-3000亿、500-1000亿、300-500亿、100-300亿,对应企业数量分别为9家、32家、25家、38家、54家。其中,3000亿以上企业增长1家,其余阵营房企数量均有所减少。房企面对行业融资紧张的形势,更加聚焦开发主业和财务安全,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进而寻求高质量增长。
  
  增长率来看,3000亿以上大型企业发展更加追求稳健,销售额均值为4825.7亿元,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4%;1000-3000亿企业和500-1000亿企业深耕重点城市,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销售额均值分别为1650.9亿元和719亿元,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0.8%和3.1%;300-500亿企业通过拓展市场布局、抓住城市结构性机遇、加大合作力度等实现业绩增长,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5.3%;100-300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业绩受到考验,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下半年,调控政策显效下市场降温,房企销售业绩下滑,下半年20家代表房企销售业绩同比下降16.0%,8月份以来市场继续低温运行,代表企业单月销售业绩同比降幅均在两成左右。
  
  受土地“两集中”政策、企业端“三道红线”、40%拿地销售比等政策影响,品牌房企谨慎扩储,投资强度有所下滑。2021年,20家代表房企拿地金额占同期销售金额的比重为24.3%,房企整体拿地态度偏审慎。
  
  从2021年拿地金额排行榜来看,前50家企业中近一半企业为央企或国企,前100家企业中超五成为央企或国企。在“三道红线”融资监管下,央企和国企在融资能力、融资成本及稳健性上相对民企优势更加明显,拿地能力更强。
  
  整体来看,2022年,预计房地产行业调控总基调将保持不变,金融监管力度不会放松,企业端“三道红线”、银行端“两条红线”、土地“两集中”等政策仍将继续执行。当前房地产市场已步入调整通道,企业资金回笼压力不减,叠加偿债高峰期的到来,企业资金端继续承压,行业收并购将增加。在此背景下,2022年房企更需顺势而为,控规模、调节奏:加速销售回款,紧盯融资窗口期,确保现金流安全;量入为出,优化城市布局,聚焦主流城市;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提高品牌竞争力。此外,在行业调整阶段,央企、国企优势突显,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企或可寻求与国企合作机会,更好地拓展发展空间。

最新评论